当前位置:首页 > 业界

第42次南极考察丨记者手记:他们,工作在“雪龙”号最深处-焦点速看


(资料图)

“船上几乎所有设备都要用电,队员们生活也离不开电,‘雪龙’号已经31岁了,我们要精心呵护船上的电力系统。”王林浩说。

这是一支能“挑大梁”的队伍——

相较于普通船舶,破冰船的轮机人员要直面冰区复杂海况、破冰震动等特殊工况带来的挑战。

“上百台设备、多个系统环环相扣,任何一个细节疏忽都可能影响全局。”机舱里,程皝身旁的6缸柴油机震耳欲聋。

南极海域缺乏陆地支持,设备维修换件远不及陆地便捷,轮机团队练就了“预判故障于未然”的硬本领。就像照管机器的“医生”,将“望闻问切”理念融入日常巡检,结合“看、听、触、嗅”,在故障发生前消除隐患。

近两三年来,小到破损的密封垫,细到断裂的螺丝,都在日常维护中被轮机部成员的火眼金睛及时发现,避免了潜在故障。

这是一支团结有凝聚力的队伍——

驶入热带,机舱内四五十摄氏度是常态,每班人员要值守四小时,完成五至六次巡检。此外还要承担设备维修保养,筑牢船舶动力安全防线。

大管轮董恒说,庞大的轮机设备每完成一次检修需要整个团队密切配合。大家拧成一股绳,争分夺秒令机器保持最佳状态。有出谋划策、制订计划的;有冲锋在前,深入抢修的;有传递工具,从旁辅助的;有仔细检验,排查隐患的……

碧波之上,“雪龙”号劈波斩浪。船体最深处,他们与轰鸣的设备为伴,用赤诚之心诠释责任担当。

推荐DIY文章
海沧土笋冻产业:告别“单兵作战” 开启共享品牌_焦点观察
“大空头”押上八成资产做空AI,今年第二次“狙击”英伟达,“次贷危机预言家”会成功吗?|播资讯
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·立冬 在沉静中孕育下一场春暖花开
东方生物:融资余额1.83亿元,创近一年新低(11-07)|视讯
11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.0836元 上调29个基点
动态焦点:义诊100+解惑300+宣传受益2000+,大化医保宣传效果拉满
精彩新闻

超前放送